分區肌肉控制有什么用? 舞蹈,是用身體來表現的行為語言,往深一層來講,是通過身體肌肉的力量來完成一個又一個特定的動作,由于其中有很多細微的控制力量,所以也可以叫做小肌肉群運動。相比不經常跳舞的人而言,跳舞的人總顯得身體很靈活,做起動作來總是那么利落而優美,這是經過訓練的結果。而跳肚皮舞的人,大多數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甚至連舞蹈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就空談學成品舞蹈,結果沒準備好的身體遇到舞蹈,要么就手忙腳亂的跟不上拍子,要么就是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總之總是覺得自己不行,跟著老師做都做不好,更談不上自己跳了。究其原因,就是搞不懂身體該準備些什么,在聽到音樂的時候身體的反應慢半拍或做不到位,學跳舞,打開自己的身體是關鍵,讓身體開始適應節奏,開始找到節奏并能做正確的反應,而肌肉控制就是這必經的第一步。 分區控制學什么? 科班舞蹈訓練必經的起步階段,是通過芭蕾對全身進行訓練,以達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被喚醒并擁有舞蹈必須的力量,這個力量不是蠻力,而是控制力,其實跳舞并不是特別費力,只是因為沒找到肌肉用力的方法,而讓自己很累,舞蹈學院的學生,涉及的舞蹈面很廣,所以對全身肌肉都有很高的要求,歷時4-6年的舞蹈學習生涯,大多數時候都在針對身體進行反復訓練,讓身體不斷地保持在高度喚醒的階段,以應對各種舞蹈的不同要求,而分區肌肉訓練,其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只不過它針對的不是所有品類的舞蹈,而僅僅是肚皮舞必須訓練的提純課程,通過對肚皮舞特定小肌肉群的喚醒訓練,讓草根舞者在短時間內掌握和提高的技巧性方法。 肌肉分區控制的訓練核心! 在肌肉控制訓練法的核心中,我們將肚皮舞必備的肌肉控制點分為5點,分別為腿部、跨部、腰部、胸部、臂部,分別對應各部位的發力肌肉而進行訓練,并且 配合呼吸節奏,相比學舞蹈,這個過程是枯燥的,但卻極為有效,訓練內容的設置順序是1、肌肉組織深層喚醒——2、肌肉力量提高——3、尋找控制力點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初學舞蹈的草根舞者很快的找到自己的訓練點,更重要的是,能很快發現哪個點的不足,并進行目的明確的針對訓練,得以很快提高,這在肚皮舞的學習中很有必要,比如在西米訓練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不受控制的肌肉抖起來是松的,且容易脫離節奏,而當你能控制各點的肌肉發力后,肌肉是收緊卻并不緊張的,動作很容易在節奏中找到拍子,也會輕松很多,局部肌肉的力量和控制力的明顯提升,讓舞者在表演時更加自如。肌肉分區控制訓練,是針對草根舞者學肚皮舞必須的身體基礎進行設計的,相比專業舞蹈訓練,它是以短期提升草根肚皮舞者的身體基礎為目的,經過精煉后的課件,訓練目的明確而簡單,也更有效,更重要的是,經過精煉后的肚皮舞分區肌肉控制訓練,讓草根舞者的準備過程大大縮短,從而更快的跳好肚皮舞,每6天一個進階,每6天一點改變,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當然,有條件的舞者還是建議進行更加系統的芭蕾基訓,不斷改善的身體,會讓你學跳舞變成一件簡單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