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年開始,在北京舞蹈學院的中國舞教授孫光言的領銜下,由中國舞教材編委會著手編寫了《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經過十幾年來的不間斷的修訂完善,這套教材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套完整的國家級的具有很高權威性的舞蹈考試體系。 目前,在國外也存在不同形式的舞蹈考級,如英國的皇家芭蕾舞考級,澳大利亞C、S、T、D舞蹈考級,等等,已有70多年的歷史,遍及60多個國家與地區。而中國舞考級在短短的22年里,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起來,甚至覆蓋了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我國香港、澳門等地區。至今已有50多萬青少年和2萬多名教師通過了中國舞考試認證,每年平均以30%的比例在遞增,在全國各地非常受歡迎。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中國舞考級能發展得這么好,有其成功的秘笈——對孩子有很強的訓練價值。 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具有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民族性和全面性 1科學性 舞蹈藝術的美是建立在人體解剖科學和人體運動科學基礎之上的,是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注重少兒的年齡特征,把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族民間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韻律、舞姿、動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齡劃分為13個等級,其中包括:幼兒課、兒童課、少年課、青年課,每一等級的內容與方法符合相應年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無論是訓練內容還是訓練節奏,無論是動作規格還是美感的培養,都是建立在符合科學性的原則基礎上的,符合該級別學員的身體條件。 2系統性 中國舞考級內容包括:符合不同級別學員身體條件的中國古典舞基訓和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漢、藏、蒙古、維吾爾、朝鮮、傣、苗、彝族)與音樂節奏訓練、墊上技術 (滾翻)以及舞蹈節奏感訓練四部分。教材還配有伴奏樂曲及歌曲。每級教材均設有教學法課,用理論和教學實例闡述教材的系統性、科學性、全面性和中國舞蹈特色,以及如何面對不同年齡的學員施教時采用與其年齡及舞蹈水準相應的教學方法、訓練步驟等。 3民族性 通過對中國舞考級的學習,讓孩子了解中國古典舞的民族審美特征,如體態上講究“擰、傾、圓、曲”,在動作的運動路線和軌跡上講究“圓”。以“平圓、立圓、八字圓”為運動路線的主體。一切動作“起于心、發于腰、形于體”,達到“形神兼備,身心并用,內外統一”;在身韻上包含“形”“神”“勁”“律”這四個不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在學習不同的民族民間舞時,從抓住風格特征、掌握體態動律特點、區分不同的舞蹈節奏、把握情感、學會呼吸的運用、掌握技術技巧等方面循序漸進地傳授。 4全面性 中國舞考級教材里不但有體能訓練、節奏訓練、呼吸訓練、韻律訓練、美感訓練……還有毅力的培養、美感的滲透、自信心的養成、團結合作的精神、情感的體驗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教材掌握了全面綜合的訓練原則,建立了合理的知識結構、全面的技能儲備,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能全面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他們讓孩子來學舞蹈,并不都是希望孩子以后成為專業的舞蹈家,而是通過孩子對中國舞蹈的系統學習與訓練,能夠使孩子們獲得舞蹈知識與技能,使少年兒童的柔韌性、力量、控制、穩定性、協調性、靈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培養孩子認識美、掌握美、展現美的藝術品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愉悅的心境,從而更加健康美麗。實踐證明,中國舞考級訓練能全面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磨煉孩子的意志 心理學把興趣定義為人對事物的認識傾向,是人對某種事物的喜好、快樂、積極的態度表現。“學習感知的興趣是對感知對象的情感傾向。受教者如果對感知對象‘喜好’,就會積極地進行體驗和感知,這種積極因素是學習感知的最初動力。培養這種動力是感知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 中國舞考級教材在啟蒙課和初級課里,充分體現了中國舞所具有的載歌載舞的特色,融詩、歌、舞為一體,具有通俗性、普及型、趣味性、娛樂性等特點。音樂旋律動聽,兒歌瑯瑯上口,讓孩子既可以唱又可以跳,似乎是在做游戲,而不是枯燥的訓練。在老師生動的語言和規范的指導下,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動作的要領。用兒歌結合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的教學,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激發了孩子極大的興趣,即使在練舞過程中吃點苦,受點累,也能堅持下來,磨煉了孩子的意志。 開發孩子的智能 智能包括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空間方位感等。舞蹈是門肢體藝術,必須手腦并用,跳舞能促進左右腦的平衡發育。老師在示范舞蹈動作時,要求手、眼、身、法、步等方面協調配合,學生既要記住它的動律、流動路線、節奏,還要理解內在的情感,再將這些信息輸入大腦,并飛快地用肢體表現出來。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孩子的所有感官都調動起來,經過系統地、循序漸進地、由淺入深地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通過中國舞考級的學習,孩子的形體更健美了,頭腦也更靈活、更聰明了。 培養舞蹈的好苗子,為社會輸送人才 每到寒暑假,全國各地少年宮、文化館、學校都在辦中國舞考級培訓班并設有考點,成績優異的孩子能取得北京舞蹈學院頒發的《學生考試合格證書》,一些中小學和高校,對這些有藝術特長的學生給予一些優惠政策,如“加分、免試入學、免幾萬元的擇校費”等,一方面刺激了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來學舞蹈,另一方面老師也能在這些孩子里發現學舞蹈的好苗子,為社會、為舞蹈界輸送優秀人才。 有利于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傳承 中國古典舞的美學規范要求“擰、傾、圓、曲”,它要求通過傾倒、旋擰的動作形態,展現我國古典舞蹈的端莊內斂及豐富意蘊。而芭蕾舞的基訓中,要求舞者緊緊圍繞“開、繃、直、立”的美學規范來做動作。這兩種舞蹈分別體現了東、西方迥異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我們從小就對孩子進行中國舞的訓練,使他們在音樂、舞蹈的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既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尚情操,又有利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傳承。隨著中國舞考級規模的不斷壯大,覆蓋面的不斷擴散,讓中國舞走出國門,讓世界的人來了解什么是中國舞,什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讓中國舞在更廣闊的范圍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