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是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滿族歌舞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按種類可分為祭祀歌舞和筵宴喜慶歌舞;按規模性質則可分為宮廷與民間歌舞兩種。 滿族傳統舞蹈豐富多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同時,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形象地再現了滿族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風俗習慣。反映了滿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審美追求。 女真族和滿族舞蹈有什么聯系? 滿族主要聚居遼寧省境內,其他散居于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內蒙古等地。滿族屬于阿爾泰語系,其前身是女真族。《異域志》載:女真人"風俗好歌舞。"金朝時期,女真人歌舞大量流入中原,當時到處表演"臻蓬蓬歌",是典型的女真人歌舞。1635年皇太極將女真改為滿洲。清朝是滿族在中國建立的封建王朝,滿族繼承了女真人的傳統習俗,以善歌舞著稱于世。 滿族舞蹈種類有::東海莽式(具有宮廷樂舞痕跡。舞蹈有九折十八勢)、巴拉莽式(漢譯為野人舞,原是巴拉人祭神樹時跳的舞蹈)、韃子秧歌(有情節、有人物、有性格的民間習俗舞蹈,即興性很強)、揚烈舞(踩蹺竹馬)、拍水茶茶妞、薩滿舞(祭祀舞蹈)、手鼓舞等。 滿族舞蹈《搖籃曲》服飾隊形表演附分解教學 滿族風情團扇舞《琵琶語》 少兒滿族舞蹈《小格格》教學 滿族風情舞蹈《清風響鈴》 吉林市歌舞團高貴典雅的滿族風情舞蹈,獲“金鶴杯”東北三省電視舞蹈大賽金獎。 少兒滿族舞蹈《吉祥荷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