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學習中的文化問題——“練習與精品” 學生問:在編舞練習中,是編多個練習好,還是編一個精品好? 答:哈哈,這實在是一個編導文化及編舞中的心態(tài)問題。應(yīng)該說,一個編導有一天能出一個精品,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而這些又必然有一個前提,它必須進行過磨練之后才可能會存在,甚至還是非也。當然,除天才之外。問這樣問題的人,應(yīng)該說有點不知事物規(guī)律、編導特性、甚至是沒有文化思考性以及急功近利的心里作梗。 一個編導,尤其是一個初學編舞者,一定是不斷地做練習、嘗試這不同廣度和深度的作品方式,才可能有一天向精品靠近一點。怎么可能你直接去選擇“精品”?可能,到一定的時候,精品會選擇了你,你是絕對沒有可能在它之前去對它進行選擇的。不妨你試試“編一個精品”,你就編出來了?那真是瞎掰,充其量就是個“畫餅充饑”,自己騙自己罷了。另外,更為不恰當?shù)氖牵讯鄠€的練習、與精品之間作為一個平行的、同性質(zhì)的不同的選擇,看來似乎是頭腦混亂也。想來是不是太有點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促成對本質(zhì)問題的混淆了。 給你開的處方: 第一、去做“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事,腳踏實地去享受你的每一個腳印和汗水、淚水,如果,最終它還只是如此,沒有看到輝煌的建筑拔地而起,你都能明白和幸福的體會著編導的屬性和編舞創(chuàng)作的樂趣。 第二、“傻”一點,才可能會成為一個有價值的舞蹈編導,相信“大智若愚”。 第三、不要局限于編舞或聽老師提要求時才想及思考問題,記住“詩功夫在詩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