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知道:孩子學舞蹈的一些問題 問:學習舞蹈從幾歲開始比較好? 答:舞蹈應該說是手舞足蹈,人們天生下來就有這個功能。那么,我們所說的規范學習舞蹈,由淺至深,由小班開始學,只是學習的內容不同罷了。 問:過早讓小孩練習柔韌等基本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嗎? 答:合理的適度的柔韌性練習,不會對身體的發育有影響,相反會助長孩子的身體發展。 問:孩子會跳舞,但是不能隨著音樂跳舞,是不是因為她沒有跳舞的天分?還是因為孩子的年齡段或者其他原因? 答:我不知道你孩子是什么年齡段,孩子和孩子之間在音樂節奏上是有差別的。有的孩子天生節奏感不太強,這要靠我們在舞蹈當中進行訓練,在舞蹈當中要強調重拍、強調動作的重點。 如果這個孩子聽不懂音樂的話,讓他看著別的孩子的動作。比如讓孩子在重拍上舉手,你告訴他別人舉手時你馬上舉手多訓練幾次,隨著音樂他的節奏感會馬上提高。 當然告訴家長,回家以后多聽有節奏的音樂。節奏感不強的孩子,從小經過訓練是可以改正的。隨著節奏的訓練,他的舞蹈也會有所進步。 問:幼兒舞蹈的學習必須學習基本功嗎? 答:首先有兩個概念,一個什么是幼兒舞蹈?一個什么是基本功?我們往往認為基本功就是下腰劈叉做技巧,現在在有些少年兒童的舞蹈作品中,往往是技巧接技巧,翻過來翻過去,不去注重舞蹈作品的內容。 幼兒舞蹈應該注意作品的兒童化,作品的內涵。用兒童的、生動的、活潑的舞蹈動作來反映幼兒舞蹈作品,不要更多地強調不適合幼兒發育的技巧動作。只有把這兩個概念弄清楚了,可能對幼兒舞蹈會有好處。但是,是不是幼兒舞蹈就沒有訓練了?不是的。所謂訓練,是要讓他有一個基本的坐姿、站姿,基本的漂亮舞蹈動作。 在幼兒舞蹈的排練中,老師要準確地把舞蹈動作教給幼兒。比如,一舉手、一擺頭都是這么漂亮、那么帥氣,這本身就是幼兒訓練內容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當然有一些柔韌度的練習也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要過量,否則會影響幼兒身體的發育。 問:舞蹈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答:一、準確:無論講解還是傳遞知識,教師的準確性最重要。 二、生動: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減少舞蹈訓練中的痛苦部分。 語言要做到: 1、精煉:教師的話要盡量準確、簡單,不能啰唆,否則孩子的興趣就會降低。 2、親切: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不能過于嚴厲,過于生硬,孩子易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師要有耐心。 3、身授:老師要全面示范,待孩子熟悉后可以逐步簡化動作示范,最后讓幼兒自己完成動作。 問:請問教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答:教幼兒舞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啟發法:讓幼兒自己想象,自己表現; 2)示范法:教師完整或部分難點動作師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3)練習法:讓幼兒自己做動作,教師指導; 4)分解組合法:把動作中重點、難點以及基本動作先分解再組合; 5)觀察模仿法:教師作師范,幼兒跟學; 6)游戲法:用游戲的口吻和形式進行舞蹈教學; 7)個別教學法:對幼兒進行個別教練,因材施教; 8)講解、提示、口令法:用語言幫助幼兒理解、感受、掌握和表達舞蹈的內容。 問:幼兒學習舞蹈基本功應該要注意些什么? 答:幼兒是在發展身體的階段,因此在訓練當中應該注意孩子的骨骼的生長,肌肉的發育等等。少年兒童的訓練,不應照搬在幼兒的身上。但幼兒可以做一些站姿、坐姿簡單柔韌性的練習。比如坐在地面上劃劃小船;做做小元寶,趴地上做小燕子飛;躺在地上做做腿的延伸和勾繃。大量的舞蹈訓練應該在幼兒舞蹈作品中以正確的舞蹈動作姿態來訓練孩子。使幼兒在表演舞蹈過程中能夠有正確的舞蹈姿勢。一頭、一足都應該有準確的舞蹈姿態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問:有些孩子不愿意動,總是做在那里不說話,那么如何培養孩子對舞蹈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答:首先要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孩子的特點,如果是普及的舞蹈我們應該選擇小的兒歌,讓孩子邊唱邊說邊跳。小班的話更應該以律動為主,這樣就能啟發孩子的興趣。當然有個別的孩子不愿意學舞蹈,那么也要尊重他的個性發展,也許他喜歡美術和運動,那么由他自己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