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遼寧芭蕾舞團與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在約堡劇院舉行《天鵝湖》南非首演的精彩畫面,南非“中國年”文化活動迎來又一高潮。倪濤攝 33天,21場巡演,2個國家,3個城市,21名來自中國遼寧芭蕾舞團的“天鵝”和“王子”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讓中國芭蕾在遠隔萬里的非洲絢麗綻放。 作為南非“中國年”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遼寧芭蕾舞團與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聯合排演的《天鵝湖》最近在約翰內斯堡和布隆方丹兩個城市巡演了21場,創造了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在南非的票房記錄。此外,為慶祝中津建交35周年,遼寧芭蕾舞團還奔赴哈拉雷表演,成為35年來踏入津巴布韋的首支中國芭蕾舞團。 不同的國家、語言、文化和膚色,都在每一個動作和眼神中融合成為了默契,芭蕾也成為了他們共同的語言。 盡管排練時間短,演員來自中國、南非、古巴、美國等多個國家,此次兩家芭蕾舞團聯合排演的《天鵝湖》并未采取簡單的兩團演員各演一幕的方式,而是采取主演組合、群舞演員完全融合的方式。為此,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的首席演員麥克爾與夫人曾提前奔赴中國,參加了連續12天的中方排練。遼寧芭蕾舞團的演員們抵達約翰內斯堡后,不倒時差,當日清晨便開始投入了緊張的排練。 僅僅5天的劇場合成時間,卻絲毫不減雙方舞團首演的精彩程度:立足、捻指、回旋、碎步、躍起……輕柔如紗,曲線華美,干凈利落……似乎任何華麗的辭藻此刻用來描繪他們的舞姿都會失色。每一個動作、表情和眼神都是那么得優雅、高貴和動人。首演時,約堡劇院座無虛席、掌聲雷動、盛況空前。表演結束后,許多觀眾久久不愿離去,與演員們交談、索要簽名、合影留念。 無論是南非,還是中國,芭蕾舞者開始立起腳尖跳舞時間都不長。兩家年輕的芭蕾舞團此次共同演出,也為雙方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和學習機會。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團長德瑞克說,中國舞者干凈、柔和、低調、精準、自律,值得南非舞者學習,而南非舞者的渲染、技巧和調動觀眾氣氛的能力很突出。遼寧芭蕾舞團團長曲滋嬌表示,把平日的芭蕾訓練課向粉絲們開放,拉近觀眾與演員的距離;舞團生產與芭蕾有關的紀念品和飾物并進行售賣等都是他們可以向南非同行借鑒的做法。 有人說,世界上最美的腳,是芭蕾舞演員的腳;世界上最丑的腳,也是芭蕾舞演員的腳。 成為一個職業的芭蕾舞者,往往要比成為一名醫生、律師、建筑師等社會熱門職業人花費雙倍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他們職業生涯往往在30歲出頭便終止。更為殘酷的是,傷病從不打招呼便隨時光顧。很多漂亮的芭蕾舞姿,總是在挑戰著人體極限,是芭蕾舞演員流著眼淚完成的。 22歲的遼寧芭蕾舞團男主演張海東左腿迎面骨從最初的骨膜炎發展到骨裂已經兩年了,這種傷只有通過休息才能恢復,然而休息對于身處職業生涯黃金期的他來說似乎比忍受疼痛繼續跳舞更加殘酷;25歲的女主演于川雅13歲時在一次跳躍中右腳骨折,不過她印象最深刻的疼還是2012年她在參加一次比賽前夕,左腳大拇指蓋脫落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訓練了一個多月;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演員伯尼斯說,作為一個芭蕾舞者最困難的事情是早上醒來的時候身體伴隨著疼痛。 沒有任何一種成功伴隨著僥幸。堅持,讓這些美麗的“天鵝”和“王子”們把最美的自己綻放舞臺。久而久之,芭蕾也成為了舞者們心中的信仰,這種信仰促使他們完成對自我的超越和對藝術永不滿足的追求。對于觀眾而言,這種信仰也成為觸動心靈的溶化劑。正如伯尼斯所說,芭蕾舞需要時間和耐心苦練,而這樣的時間和耐心恰恰會洗去觀眾心中的浮躁,帶來安靜和祥和的心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錯,他們沒有普通人的童年,他們沒有上班族的節假日,他們把青春奉獻給了自己的事業,也把天使般的美麗留給了廣大觀眾。 為了讓中國的舞者們在異國他鄉有更好的后勤保障,東道主每天都會派大巴車在酒店和劇場間接送舞者。此外,主人還非常細心地從附近的中餐館為中國的舞者們預定香噴噴的中餐。在首演開幕前,德瑞克為每一位中國舞者送上了專門印有“南非中國年”字樣和兩團團標的文化衫……這些細節都暖在了每一位遼寧芭蕾舞團人的心中。 其實,對于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來說,來自中國的舞者并不陌生。2014年,約翰內斯堡芭蕾舞團曾赴中國進行巡回演出,并與中方芭蕾舞團聯袂在中國“南非年”閉幕式上奉獻了精彩的演出。 21場聯袂演出,20多天的共同生活讓演員們產生了深厚的友情。離別時,演員們沒有傷感,卻更添期待。中國駐南非大使田學軍說,兩國芭蕾舞團聯袂演出不僅向公眾充分展現兩國藝術家的風采和實力,也將通過雙方完美合作演繹中南友好的和諧樂章。文化參贊鄭文稱,此次演出以“政府引導,藝術合作,商業運作”為原則,開創了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相結合的中非演藝交流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