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陋的場地上,排練一樣認真刻苦。百合花藝術團的演員們在排練歌舞情景劇《母親》。 天山網訊(記者王成光 通訊員毛愛香攝影報道)一支由退休職工組成的百合花藝術團,她們固定隊員22人,年齡最大的62歲,平均年齡55歲,可她們對于舞蹈藝術的追求與癡情并不比專業藝術團體差。她們頻頻參加各種舞蹈大賽,捧回一個個獎杯、一本本榮譽證書,6月10日,她們在加緊排練歌舞情景劇《母親》,她們的心愿只有一個, 就是要為今年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慶典活動獻禮。 近日,記者在石河子老年文化教育活動中心內看到,由于演播廳在調試燈光,場地無法使用,百合花藝術團的演員們正抓緊時間在樓內前廳認真排練歌舞情景劇《母親》。演員們用一個個舞蹈動作展現出艱苦創業感人的故事情節,看后讓人感慨萬千。情景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兵團屯墾戍邊的女青年,她們畢業后響應黨的號召,胸懷胸懷一腔熱血,踏上上山下鄉的征途,走向廣闊的天地接受再教育,發揚父輩艱苦奮斗的精神。她們在那里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用美麗的青春譜寫出美好的人生豪邁壯舉,反映出兵團第二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精神風貌。 “我們現在每周都在加緊排練,為的就是參加7月份烏魯木齊舉辦的慶祝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藝演出,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也要來采訪報道我們,現在每天下午長達三個小時的排練,大家克服各種困難,都想要給這個藝術團增光, 看見她們刻苦訓練、認真排練那種勁頭, 我真的被感動了。”石河子市百合花藝術團團長楊梅桂說,歌舞情景劇《母親》是天業藝術團的編導陳照輝精心設計編排的,體現出兵團第二代對老一輩的兵團人精神的傳承。 為了豐富各自的退休生活,更為了圓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舞蹈夢,這群人在團長楊梅桂的組織下走到了一起,于2012年10月共同組建了石河子市百合花藝術團。組建當年,就應邀參加了中國盛世歡歌香港行的演出;2013年中秋期間,藝術團還代表八師石河子市中老年舞蹈隊受邀于新疆農業廳在安徽省首府合肥市組辦的新疆土特產交易會的開幕式演出,她們的演出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精湛的舞蹈表演,博得了社會各界的交口稱贊。 楊桂梅說,2014年春節期間,為了增進兵、地友誼,配合沙灣縣黨委在全縣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受沙灣縣黨委的邀請,她們冒著嚴寒參加了普法宣講團系列活動,演出多達三十多場次,受到沙灣縣黨委和各族群眾的高度贊揚。 每次演出,不論有沒有演出費,演員們都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參加演出,大家東奔西跑而不覺得累。在藝術團中,62歲的齊紅玉年紀較大,她因從小喜歡音樂、體育、舞蹈而參加了這個藝術團,“自從我參加到這個團后,除了感覺起步比別人難,但是舞蹈給我帶來了健康、快樂,我的身材變好了,身體健康了,一年到頭基本上不生病,人也活得越來越年輕了。” 51歲的李水秀,是這個藝術團多才多藝的演員,她獨唱、小合唱、舞蹈都表演的很好,“我喜歡唱民族歌曲,在情景劇《母親》中扮演女兒,可是劇中的母親扮演者只比我大幾歲。自從進入藝術團后我特別注意自己的形體,我的體重從55公斤減到了53公斤,每次大型表演活動,我們都會找人把演出照片拍下來沖洗好,我們大家每個人都幾本相冊,我想等老了以后不能動了,我拿出年輕時的照片翻看應該是最美好的記憶了。” 藝術團內的服裝并不是大家掏錢買的,而是團里服裝設計師林潔一手設計、制作的。57歲的林潔已經為藝術團的演員制作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演出服6套,“買一套演出服一般都要兩三百元,而自己制作可以省下一半的錢,我們都是量體裁衣、自己選面料、自己縫制,節省了一大筆開支,服裝做出來后感覺比買的效果好。” 楊梅桂說,我們百合花藝術團的演出都是公益性的,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當然一些單位也會給一些勞務費,我們也大部分用在了請人編節目上,就連服裝都是自己掏錢購買面料自己制作,但是大家喜歡演出,對這些都不去計較。” 據介紹,百合花藝術團這些年來編排演出的節目日益完美,影響也在日益擴大,請藝術團演出的單位也越來越多,兩年來,除了八師石河子市老年協會、文體局及各個街道舉辦各類參賽演出外,藝術團還先后為石河子開發區的華興玻璃、天業化工城、武警市支隊、武警兵團六支隊、安集海鎮,沙灣縣的百姓大舞臺演出,去年7月又應邀參加了南疆喀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成立60周年的慶祝活動,重陽節期間還為市區各個養老院慰問演出,現場觀看的老人們激動的熱淚盈眶,演員們還專門下到病房為腿腳不靈便的老人獻歌,老人拉著她們的手久久不肯放開,她們走到哪里就把舞蹈藝術的大愛和歡樂的種子播撒在哪里。 “藝術團里的女人多,難免有些小摩擦,這都要靠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體諒,這個團才走到了今天,真的太不容易了,大家都非常珍惜。”楊梅桂和藝術團的隊員們說,藝術團不僅豐富了自己的業余文化生活,也給各民族群眾帶來了歡樂,衷心地祝愿石河子市藝術團像百合花一樣圣潔怒放,藝術團成員們的晚年生活像晚霞一樣絢麗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