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鶴魂》的故事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但是,我所扮演的致遠這個角色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是為了讓舞劇更充實,增強戲劇性和可看性,劇本創作新增的人物,這個人物更接近生活。當虛構出一個人物的時候,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為舞劇服務的。致遠這個男孩兒,其實就像是一個“高富帥”,好多人都喜歡他,他和夢娟從小就互相有好感。但是夢娟最后要回到她的家鄉去繼承父母的養鶴事業,這也是她從小的夢想,所以最后他們還是分開了。 《鶴魂》是一部全新的舞劇,當新接觸一個作品的時候,可以給我很多想象和發揮的空間。編導把他的意圖和規定的動作告訴演員,這時候就可以發揮演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跳過那么多作品,可以適當地加入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把動作和情節熟練了以后可以去調整,隨著音樂做一些切分,包括一些動作上的處理。所以,剛開始可能不是那么困難,難點在于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琢磨人物,包括每一個動作的目的和意圖。一部好的舞劇需要不斷的打磨,一個好的人物也需要不斷的想象和創造。在動作方面,再難難不過古典的技術技巧,但是在人物方面,還是需要自己不斷的揣摩,因為每天的感悟是不一樣,有時候心里會突然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這種靈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作為演員,我希望嘗試不同的東西,同一個動作,不同編導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馬聰在外面這么多年,他編的東西有古典舞的影子,但是我覺得已經很少了,有點偏美式的表演,情緒是很放的,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拍都要求演員盡全力去表現自己。這是獨特的表演方式,要求情感熱情奔放,但是細膩的東西他也有。 從第一屆工作坊到現在,張鎮新編過很多不同的東西,我們互相都很了解,所以我們之間的合作會很快。我們之間可以無話不說,我可以提出我的想法,他再去加入他的想法,這樣,我們之間就形成了共同創作。我覺得這樣出來的效果更好,因為每個演員都不一樣,我們的這份了解和熟悉會使他根據演員做出調整,這是編導和演員之間最大的優勢。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芭蕾舞劇《鶴魂》,9月23日走進天橋劇場。 采訪、撰稿:邱爽/審稿:孫元娜/攝影:時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