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馮雙白黃儉做客新華網 攝影:周雨萱 在談到舞蹈文化產業的相關話題是,馮雙白表示:“如果和現在非常火爆的動輒幾天或者幾個月之內就能達到幾十億票房的電影或者熱播的電視劇,在文化產業這個角度來看,舞蹈當然還是非常微弱的小苗,甚至就音樂來說,像音樂的演唱會、唱片的銷售以及各種各樣音像制品的銷售都有非常大的產業規模。相對比較,舞蹈還是有的,它是從無到有,正在慢慢成長起來,但是規模還是比較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舞蹈是現場演出的,你到現場看到舞蹈,看到非常優美的芭蕾舞演員或者看到非常好的民族民間舞蹈以及國外的大河之舞這樣好的優秀作品,你在現場會非常受到感染和激動,你會不由自主的被帶到一種情境當中去。當這樣的情境轉到影像資料時,都和現場是不可擬的。但是音樂,比如你戴個耳機,所有樂器的質感都傳達出來。但是舞蹈這門藝術是需要現場的,是需要面對面的接受和傳達的,在這樣的表演藝術的舞臺空間里,它的文化產業如何發展起來,就成為一個問題。所以這個產業中,歐美很多好的經驗帶給我們很好的啟示,如果有好的作品,仍然有很好的票房,產業還是有的,比如大家熟指的《天鵝湖》、《大河之舞》這樣風靡全世界的作品,以及非常好的舞劇作品。就是一定要有好的內容,內容至上,表演精湛,制作精良,同時作品的主題要深入人心,能夠引起共鳴。所以舞蹈的文化產業現在還不是非常完備,不夠發達,但是今后我想還是能夠慢慢成長起來的。” 對于舞蹈藝術的現狀,馮雙白說:“就是舞蹈如果跟其他文化藝術種類相比,它應該是一個擁有明星的行業,但是現在恰恰是只有少數的明星。我們有很多舞者其實一生都非常努力,而且達到很高的表演藝術高度,但是他們確實還不為大家所熟知,只要被熟知了,他就有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人們就看來看角兒。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楊麗萍,有些演出公司知道楊麗萍要演出了,你不用管票房,把所有演出費用事前都付給你,只要你來演出,什么都不用管,我足夠給你費用之后,票房都歸我,她就有這樣的票房號召力。但是這樣的舞蹈家在舞蹈界確實是少之又少,這還是這個行業受限制和不夠發達的很重要的原因。這里面有舞蹈界自己的原因,對自己的明星推出不夠、包裝宣傳不夠,還有就是舞蹈知識的普及等方面也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做,只有這么做了,舞蹈產業才能慢慢發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