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組合——扒視頻錄像——修改技術技巧——修改連接動作——合音樂——扣動作——反復練習。或者有些需要的原創技巧組合量身打造也同樣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技巧組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呢? 很簡單的解釋,就是知道自己適合什么類型的組合風格。比如:有些考生屬于能力型;有些考生屬于柔美型;有些考生屬于條件型等等。組合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更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從而提高組合的完成度。畢竟,完成度才是最終得分的重中之重~~明白自己的什么風格之后,那么就清楚自己需要選擇什么樣的組合了。 一.【能力型】 能力型是指考生屬于通常我們所謂的“爆能”類型,有較多的技術技巧可完成。 節奏要快、重拍要強。通過音樂的節奏可以逐步遞進技術的難度,從而將技巧展現的淋漓盡致。這樣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技巧的完成而忽略了連接,因為連接也是組合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考官們雖然考的是技巧組合,可不要忽略了“組合”這兩個字,“組合”是連接的替代詞!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細節!能力型的考生通常不是非常的在意細節,比如末梢的延伸、氣息的控制等等。以為有能力支撐下的技術可以掩蓋一切。設想一下,跳的再高,翻的再多,手是個雞爪子……事實上,沒有細節的技術還不如體操來的實在!人家體操還將就個落地不許動呢!舞蹈的技術不能和體操、雜技媲美,然而現如今連體操和雜技等競技類項目都注重細節,我們作為舞蹈演員,怎能忽略掉舞蹈的精髓呢? 二.【柔美型】 柔美型是指考生屬于我們通常所謂的“好條件”類型。言簡意賅的來講,就是那種站在那不動,或者一個最簡單的造型就已傲視群雄的類型!通常這種柔美型的考生軟度大多都不會太差,分分鐘180度從不蹦蹦跳跳、呲牙咧嘴~~但舞蹈界無論男女從來都有一個弊病,就是軟度和能力兼備。后腿可以搬成像扛著個大炮的演員,也許到倒踢紫金冠的時候后腿還沒起來就已經落地了,頭疼……跳起來可以分分鐘從你頭上飛過去的演員,腿都分不開……腎疼……但事已至此,你沒有別的選擇,想不考技巧組合門都沒有。可技巧組合不是控制組合,光亮腿,前旁后正反面各來一遍能消耗多少時間?還有那一分鐘怎么辦?做什么呢?好,我來告訴你。擺幾個造型,來幾個身韻,差不多還剩30秒,這30秒你要做的,就是需要花時間去研究、開發并且去鉆研的了!利用自己的軟度,去開發無論站立或者地面的技巧,特別是要講究慣性思維。編創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老師告訴我們,這里要“破”一下。“破”的就是慣性思維,打破常規動作。但技巧的連接我更加偏向慣性思維,通過這樣的慣性思維可以充分展示技巧的同時,還能讓考官看到考生的協調性。在這里要重點強調一下,柔美型的考生,特別是長胳膊長腿的,一定要注意末梢神經的處理,不然就會讓人有一種感覺:“無處安放的胳膊腿”! 三.【跳、轉、翻、控制“偏科”型】 就是指跳特別好,但是逢轉兩圈倒~~~轉特別好,跳起來沒站著高~~~翻特別好,從頭到尾看不到臉~~~控制特別好,暫停在考場上一條腿控到天黑???~~~這樣類型的考生除了在發揚自己的特長以外,還要考慮到組合的綜合完成度,也就是一個演員的技術全面性!那么怎樣能做到取長補短進而揚長避短呢?舉個例子。轉特別好,跳不起來,腿也控不上去,那干脆就用長處帶短板。一個穩穩的四圈吸腿轉直接接一個“閃動”的跳或者踢腿!什么叫閃動?這是一個復合性技術,重點在于轉上,最后那下只是點睛之筆,曇花一下而已。這樣的連接通常讓人瞠目結舌,旋轉發揮到了長處,“閃動”帶出了短板,但這短板并不是重點,反而讓人覺得把轉圈的技術升華了……再舉個例子,跳特別優秀,但轉不行。那就用一個兩圈,但要保證速度的旋轉直接掛上一個保證質量的跳,把旋轉只當成一個連接。看,我做轉了,別說我的組合里沒有轉! 不要覺得我是教壞了各位同學,誰讓我們沒辦法逃過這一“劫”呢? 最后要強調幾點組合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調度:不要一直停留原地或者沒有章法的亂跑! 連接:合理的連接,總是有些技巧組合在編創上讓我看的頭疼,這是怎么編的!! 穩定:再讓人目不暇接的技巧也要保證穩定,量再多要保證質! 表演:技巧組合不是培養匠人,面目猙獰的搬后退不如微笑著踢腿! 節奏:控制住節奏,是你帶著音樂走,不是音樂牽著你走! 作者: 李響 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 總政歌舞團舞蹈演員 獲獎情況 2005年獲廣東省舞蹈學校桃李杯尖子強化選拔暨"萌芽杯" 舞蹈比賽一等獎 2005年至2008年獲廣東舞蹈學校八次一等獎學金 2008年至2011年獲解放軍藝術學院兩次一等獎學金、兩次優秀學員 2009年獲第五屆CCTV舞蹈比賽《紅藍軍》群舞組金獎 2010年獲解放軍藝術學院"紅星杯"舞蹈比賽古典舞組一等獎 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古典舞青年男子一等獎 李響的軟度、韌性、彈跳力絕佳,三者完美糅合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舞蹈苗子!看他一連串的技巧輕盈漂亮,其實真的不容易!練這些技巧除了需要天分,還需要吃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