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級別不重要 很多人一提到學舞蹈的,首先一句話就是問“幾級啊?” 我們要明白以下幾點: 考級只是通過給自己定目標來勉勵自己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不要僅僅為了考級而練舞蹈。既然國內文化課教育已經是應試教育了,所以請盡量別讓舞蹈教育變成“應級教育”。 一個真正把舞蹈當成享受的人是不會在乎自己有沒有幾級證書的。所以一切都應該從興趣出發,熱愛舞蹈的不考也無妨,不熱愛舞蹈的考了也白考。 2 難度不重要 很多家長把孩子領來學舞蹈,就讓孩子展示橫叉、豎叉,然后便問老師:“我家孩子適合跳舞嗎?” 這是中國家長對舞蹈的普遍認識,以為只要會橫叉、豎叉了,那就是會跳舞了,那舞蹈和體操、武術豈不是就沒有了區別?很多孩子經過一段時間舞蹈練習后,雖然會劈叉,但是完全沒有舞蹈范兒,沒有開度,腿也不直,不蹦腳,家長卻不以為然。 舞蹈需要基本功,但每個人的自身條件有所差異,所以更需要的是一個科學的訓練和正確的范兒。 3 學校和學歷不重要 無論在哪,都是每周一次專業課,其他絕大部分時間都要自己勤奮努力地鉆研。如果想真正投身在這個事業里,就需要每天腦子里裝的都是它,要對它絕對專一才行。 學院畢業的不都是舞蹈家,普通學校出來的也不全是業余的。要端正學舞蹈的態度,熱愛、天賦、勤奮這些才最重要,盲目追求名校沒意義。所以關鍵還是看主觀,而不是看客觀,要看個人,而不是看出身。 4 結果不重要 學舞蹈的人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家”的,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和練習過就不用后悔了。不要把目標定得不適合自己,也不要盲目與別人攀比,因為那樣的結果只會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還會產生不良情緒。 學舞蹈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學會享受藝術從而享受生活,還有得到通過練舞蹈培養出來的獨立自主的精神和毅力等等。但無論為了什么而學、學成什么樣了,都不要做級別和虛榮心的奴隸。 那什么是重要? 1 基本功很重要 從小打好舞蹈基本功是沒錯的,但是不可拔苗助長,以傷來換得進步,對于業余舞蹈教學來說,規范而漸進性的舞蹈基本功練習是最科學的,也是打基礎最牢的,對基本功的要求高不是表現在“一個月內下豎叉”等速成上,而是在壓腿、踢腿、擦地等每一個細節上,舞蹈是“慢工出細活”的,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學舞蹈就像造房子,需要打地基,舞蹈的地基就是基本功,地基不牢,再漂亮的房子都叫危樓。 2 交流很重要 藝術貴在交流,只有交流才有提高。交流是無處不在的,比如老師上課、看別人的表演、與人聊天等等。有的舞友性格過于內向,不善與別人交流。比如來個舞友說“你也來跳一下?”自己就不敢或不愿意跳了。怕比自己水平低的說自己“顯擺”,又怕比自己水平高的說“差勁”,想得越多,給自己設下的障礙就越多。 3 興趣很重要 一個學生從新手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要培養好這個時期的基礎和興趣。這個時期不僅是教師、就連家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會讓孩子培養出好的習慣和興趣,否則會相反。 現實中有很多情況是父母自己不喜歡,卻硬逼迫孩子學。在這種狀態下要讓孩子喜歡和熱愛舞蹈就實在太難了。 很多家長省吃儉用為了孩子不惜花錢買服裝道具、交學費等,但孩子依舊不愛學舞蹈,這時家長要有必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練舞蹈環境和學習氣氛?如果父母也能學一點舞蹈就更好了,這樣還能跟孩子交流、合奏,會對孩子學舞蹈的積極性大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