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表情是體現表演者內心世界的工具,因此,觀眾要依靠對表演者面部表情的觀察來判斷舞蹈所表演形象的內心。表演者必須通過面部的一些細微變化來展現其所表演形象的內心波動。有時候,甚至是一蹙眉,一微笑也會影響到整個表演。 舞蹈的表情根據不同舞蹈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舞蹈表情的多樣性。 如:喜、怒、憂、思、悲、恐、驚、無奈和歡快等類型。 傷心時,會滿臉愁容,眼睛會流淚,同時還會配以捶胸頓足等動作; 憤怒時,除滿臉怒色、怒氣沖天外、還會有揮拳動腳的動作表現出來; 高興則喜笑顏開,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等; 恐懼時,除有害怕的臉色外,還會有畏首畏尾、縮手縮腳、逃避的動作等等。 舞蹈的表情相較于人們日常的表情要更為夸張一些,一般來說面部表情中比較形象的是眉毛,眼睛以及嘴唇。舞蹈多樣性體現出舞蹈表情的變化,正因為有這些細微的變化,表情才能傳達出舞蹈不同的內在情感。 (一)驚奇 驚奇表情的特征是眉毛抬高,變高變彎,眼睛睜大,下顎抬高,嘴張開呈O型。舞蹈里面的驚奇要夸大些,突出“驚”字。很多情況下驚奇往往是跟喜悅聯系在一起的。 (二)恐懼 眉毛抬起并皺在一起,且皺紋只集中在中部;眼孔睜大,眼神驚懼,嘴張,嘴唇緊張,向后拉;咧嘴拉長,同時向后拉。 (三)厭惡 眉毛壓低,嘴唇緊閉,嘴角下拉,鼻子皺起,臉頰抬高。眉毛、鼻子、臉頰皺緊,嘴巴鄙夷的往下拉,顯現出厭惡之情,讓人感覺到他內心隱忍著的深切仇恨。 (四)憤怒 眉頭緊皺,眼睛瞪大,嘴唇或緊閉,或向下張開,仿佛要吶喊。舞蹈《中國媽媽》,日軍的暴行使得人們痛失所愛,臉上流露出強烈的悲傷和憤怒之情。 (五) 高興 眼角上提,眉毛微微下彎,嘴巴微張,牙齒微露,臉頰自然抬起。如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里,作為高潮部分的陽臺雙人舞,兩情相悅,舞者的表情輕松愉悅,舞姿輕盈,舞曲悠揚,內心的高興顯現出來。 (六)悲傷 眉毛內角皺在一起,抬高,嘴角下拉或顫抖。在舞劇《白毛女》中,當女兒被抓走之時,楊白勞臉上的悲戚、嘴角的顫抖,顯現著楊白勞悲傷、無奈、擔心害怕的情緒,展現了表情對舞蹈人物形象塑造的張力。 “以情帶舞,以舞傳情”。沒有表情的美人如一尊精美的陶瓷娃娃,沒有表情的舞蹈像機械的廣播體操,這些都是不能打動人心的。 中國傳統藝術表演藝術家們常說:一身之戲在于臉,一臉之戲在于眼。面部表情和眼神是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情以內心為依據,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豐滿的舞蹈藝術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