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賈作光老師,我們的舞蹈大師! 2017年1月6日10:01分 駕鶴西行! 先生千古! 一路走好! 賈作光,1923年4月1日生于遼寧沈陽,滿族。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編導藝術家,中國現代民族民間舞的奠基創始人,北京舞蹈學院創建人,有“東方舞神”之譽。1938年考入偽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向日本舞蹈家石井謨學習舞蹈。 主要作品 根據歌曲《漁光曲》《迷途的羔羊》創作同名獨舞。1947年隨吳曉邦到內蒙古解放區,參加內蒙古文工團 。先后創作了《牧馬舞》《鄂倫春舞》《馬刀舞》和《牧民的喜悅》等,受到牧民的歡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 ,創作表演了《鄂爾多斯舞》《擠奶員舞》《盅碗舞》《燈舞》《嘎巴》《鴻雁高飛》等。1976年后,他編排出《喜悅》《彩虹》《海浪》《任重道遠》《萬馬奔騰》等舞蹈。 創作特點 他在創作中,常常借鑒草原牧民騎馬、摔跤、射箭、擠奶等生活動作,把它們提煉為舞蹈語匯。在40多年的藝術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生動活潑 、熱情奔放的舞蹈風格。創作的舞蹈,許多成為中國歌舞表演團體的保留節目。他先后赴蒙古、蘇聯、美國、法國、波蘭、德國 、奧地利等國訪問演出 。他表演的《鄂爾多斯舞》和《擠奶員舞》先后在第五、第六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歡節上獲金質獎和銅質獎。 成就榮譽 中國當代舞蹈藝術大師。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編導家、理論家、教育家。國家一級編導、一級演員、文化專員。 中國現代民族民間舞的奠基創始人,北京舞蹈學院創建人,有“東方舞神”之譽。 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榮譽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會長、北京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賈作光藝術基金會(籌)終身榮譽理事長、文化部授予“表演藝術成就獎”。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我一輩子什么也沒干,就跳舞了” ,賈作光這樣評價自己的一生,看似輕描淡寫,實則重如泰山,只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甘苦,“我爸對舞蹈的熱愛不只停留在表面,他為了學舞蹈還學習解剖學,自己買了人體解剖的書,了解人的肢體結構是怎么運作的,他真的是為舞蹈而生”,賈作光的女兒薩妮婭說。薩妮婭這個名字聽上去很特別,因為賈作光的夫人是蒙古族人,他們的女兒就隨母親起了蒙古族名字,薩妮婭是“長相思”的意思。 學習現代舞出身,之后又研習芭蕾舞,卻在民族舞中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像賈作光這樣能把各種舞蹈形式融會貫通的藝術家鳳毛麟角。賈作光曾經說在他這里,舞蹈是沒有任何界限的,更沒有高低之分,而且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向人民學習,“必須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老師”,賈作光一直重復著這句話。 “情寄于舞,舞表于情,形神兼備,情舞交融”是賈老的名言,一輩子用心用情來跳舞的他用顫抖的手為北京晚報的讀者寫下他的心聲,“深入生活,奮發向上,努力向人民學習。” 中國舞蹈界的一代宗師,您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