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對前輩有幫助
祝您好運 中國交誼舞的起源 中國交誼舞的起源追溯起來,始于中華文明發展史的源頭。在內蒙古烏拉特中后聯合旗東地里哈日峰頂巨石上,有一幅巖畫,畫面上一男(右)一女(左),面部相對,連臂而舞。這是中國原始交誼舞形態的寫照,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交誼舞形象的記錄。 《詩經*魯頌》里有“萬舞翼翼”的描寫。“萬舞”是古代樂舞名,甲骨文中已有記載,周代典籍中也有著錄,據聞一多《姜源履大人跡考》的考證,“萬舞”是遠古時期,每年仲春二月在祭祀女媧的日子里,青年男女聚集在神宮附近,以舞交誼相識的一種舞。 東漢時期(25~220),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交誼舞~《以舞相屬》,四川彭縣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就保留著《以舞相屬》的舞蹈形象。 唐代(618~907)交誼舞在中國已經比較普遍,當時的交誼舞叫《打令》。《打令》有二人對舞,還有集體舞;特別是《打令》還發展出了一系列舞蹈規范動作。宋代的朱熹《朱子語類》卷92記載:“唐人俗舞,謂之打令,其狀有四:曰招、曰搖、曰送、曰邀。”“有四句號云:‘送搖招邀。三方一圓。分成四片。送在搖前。’” 綜上所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交誼舞,而且有過世界上領先的交誼舞成就。 參考文獻:http://www.xici.net/b637766/d3 (注:此答案不代表舞網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