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是一種外來藝術形式,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當時的意大利還是一個城邦國家,各個城邦的君主為了炫耀自己的權力和財富,常常舉辦節慶演出,其中包括舞蹈演出,,也稱“席間歌舞”。
隨著意大利宮廷與法蘭西宮廷的聯姻以及文化交流,“席間歌舞”傳入了法國,當時這種演出形式盛極一時,其中最為宏偉、最受推崇的是1581年的《王后的喜芭蕾》,既載歌載舞,又具有戲劇結構的雛型,所以被西歐史學家公認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芭蕾藝術的真正形成,是在路易十四執政的法國宮廷。他本人很喜歡跳舞,12歲那年主演《卡桑德拉》中的太陽神,因而獲得了“太陽王”的美名,在他的大力倡導下,芭蕾逐漸興盛,并確立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規定了腳的五個基本位置。腳位是因古典舞需要穩定、平衡,在軀干失去重心時,能自如地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傾斜舞動而形成的。自此,芭蕾才以其特有的訓練法則,納入了系統的軌道,這種舞蹈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古典芭蕾。 首先,欣賞芭蕾,"第六感覺"----動覺應該是觀眾最重要的工具。 假如您真的不懂如何去欣賞芭蕾的話,那就什么也別想,只管走進劇場,從"感覺"芭蕾開始做起好了,讓直覺去感受芭蕾舞的美,因此芭蕾觀眾最好輕裝上陣,兩手空空,以便能夠隨時對芭蕾舞者的動作做出自己的、自由的、松馳的和即刻的動覺反應和理解。 其次,您可以依據評價芭蕾技術的20條標準:1、旋轉;2、速度;3、方向;4、定點看一點的能力;5、變化手臂腿腳的能力;6、無聲而優雅的落地;7、跳躍的高度;8、繃膝蓋;9、繃腳尖;10、高抬腿;11、支撐腿的穩定性;12、線條;13、流暢度;14、雙人舞;15、大群舞;16、動作干凈準確;17、充分而優雅的自信,如履平地的輕松自如感,一氣呵成的整體感和舒適感;18、快感;19、彌補失誤的小騙局;20、從技術向藝術的大跳。 再次,您還可以從四個間接視角間甄別質量高低:是否引人入勝,是否達到忘卻細節而順其自然的流暢,是否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是否給您留下忘卻一切世俗煩惱的印象。 高素質的觀眾是演出成功的重要基礎; 1. 自覺保持演出場地的秩序 2. 體諒演員的勞動,擅于鼓勵,能慷慨奉獻熱烈的掌聲 3. 專心理解作品,全身心投入 (注:此答案不代表舞網觀點) |